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 A.印刷术 | B.造纸术 |
| C.古典文化 | D.儒家学说 |
“无此让步,不能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不能取得国际舆论和国内中间派的同情。”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让步”应该出现在( )
| A.北伐战争时期 | B.红军长征途中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重庆谈判时期 |
“开平煤矿生产的煤取代了洋矿开采的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创办后,洋布每年进口减少约10万匹;修卢汉铁路所用的铁轨也是汉阳铁厂生产的。”材料主要反映了洋务运动( )
| A.促进中国出现了近代企业 |
|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 C.对西方经济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 D.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对材料中“界碑”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
|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 D.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有人谈论当今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人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 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 |
|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
| D.美、日、欧盟的三极格局 |
北约轰炸利比亚的行动,其理由是所谓的“保护利比亚平民”。事实上当年北约成立的目的是()
| A.建立西方集体防御体系,对抗苏联。 |
| 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
| C.对抗华约 |
| D.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