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中的“民主”,实即做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
|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
| 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
|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
1788年,汉密尔顿在《纽约邮报》发表的文章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双重保障。”以下关于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复合共和国”指的是联邦制共和国
②“两种不同的政府”是指总统和国会
③“两种不同的政府”指的是中央政府和州政府
④“分立的部门”是指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
|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
|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
|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
|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
|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
|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
|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
| 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
| 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
|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