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削弱皇权加强相权 | B.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
C.提高行政效率 | D.加强中央集权 |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 B.洋货倾销中国 |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
1937 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说明()
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 |
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 |
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 |
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 |
鸦片战争后,对中国自然经济起解体作用的主要因素()
A.外国工业品的倾销 | B.五处通商口岸的开放 |
C.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 D.外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 |
洋务运动被称之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体现()
A.最早使用机器生产 | B.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
C.主张政治体制改革 | D.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对17世纪的英国的解说词中写道:“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