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当前全球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央要求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增加有效需求,加强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1)简要说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海洋,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海洋经济,前景广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近十年来,我国海洋新兴产业整体年均增速超过28 %。美日英三国海洋经济绝对值分别是我国的14倍、13倍和5倍,我国海洋经济只占GDP的9.6 % ,而美国海岸经济和海洋经济已占到GDP的51 %。
材料二:国家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将坚持“五个用海”(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的要求全面实施。
材料三:近年来,M集团直面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结合淡水资源紧缺这一全球性问题,锁定海水淡化行业,遵循行业经济运行法则,针对海水淡化成本高等特点,实施“科技强企”策略,全力攻坚,冷静应对,在海水淡化产业中抢占了一席之地,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1)描述和说明材料一主要反映的经济现象与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国家在推进海洋强国战略中坚持“五个用海”的意义。
(3)联系材料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M集团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投身海洋经济建设的。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图书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电子阅读方式开始流行。尽管大家对电子阅读方式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对在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形成良好读书风尚却有着共识。
2014年,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仍在推进中,力求将全民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制度化。但是,对于阅读立法,社会上存在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反对者认为,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读书介质的更新使读好书更重要。电子书一直是电子消费品市场上的明星。但光芒的背后,却难以掩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带来的瑕疵和标准规范缺失带来的隐患。

(1)从《经济生活》知识角度,说明电子阅读方式的流行对图书产业的积极影响。。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种看法的合理性。
(3)针对目前图书市场良莠不齐的现象,请从经济角度思考人们如何才能读到好书。

材料一:2014年十一黄金周刚过,雾霾便来势汹汹,让华北大部分地区再遭“心肺之患”。在下半年首个重污染预警中,北京市民再度体验了一把“京华烟云”。刚刚进入10月,中国中东部再度开启“雾霾模式”,而随后的秋冬数月,中国还将面临秸秆焚烧、燃煤采暖、春节爆竹“三道坎”的考验。有人感叹“无处可逃,听天由命”;也有人喊出“人定胜天”的口号。
材料二:江苏省2014年一号文件《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是全国第一个聚焦大气污染防治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号文件,江苏省今年规划50亿元用于治霾。《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治理、能源结构优化、发展绿色交通、治理城乡污染等5个方面的防治任务,以及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控预警、完善政策体系、推进联防联控、倡导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能动性关系的知识对防治雾霾提出合理化建议。
(2)驱散雾霾,重见蓝天,政府义不容辞,公民人人有责。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驱散雾霾,重见蓝天,市民应该有怎样的担当。

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在网上兴风作浪,扰乱人心。2013年9月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尺,从而规范网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这也再次警醒我们,无论互联网站还是网民,都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两高”的《解释》颁布和实施,有的网民认为网络这一公共平台不再畅所欲言, “言论自由”已一去不复还了。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反驳这种观点。
(2)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两高”出台的《解释》对网民依法使用网络发表舆情的正确价值导向。

材料一:
图一: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材料二:

2014年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举措将促进双向资本流动的增长,以及人民币使用范围的扩大。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揭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图3中E0点是当前的汇率水平,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市场对外汇的需求下降,请从E1、E2中选择新的汇率均衡点。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解读,央行强调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