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 A.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
| 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
|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
| D.中苏建交;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西方列强的人侵 |
| 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
| 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
| D.康有为、孙中山的个人作用 |
下列人物中,最早主张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是()
| A.姚莹 | B.郑观应 | C.康有为 | D.梁启超 |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的主要科研成果是
| A.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 B.研制长征系列火箭 |
| C.在水稻杂交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 D.参与我国“银河—Ⅲ”号研制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小城镇迅速崛起成为我国城市化的一大特色,推动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因素是
| A.国家将大型国有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 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D.政府鼓励小城镇的发展 |
“足球出线了!申奥成功了!终于入世了!……”,这是中国某一年春节文艺联欢晚会上的几句台词,台词中描述的应该是
| A.1998年 | B.2001年 | C.2004年 | D.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