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以航行。结合表1,回答24~25题。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燃料运输费用 | B.铁矿石运输费用 |
C.产品运输费用 | D.废弃物的排放量 |
要在右图中甲、乙两县城之间修一条公路,从经济、社会效益综合考虑,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如图是一幅具有林木、河流和房屋的景观地图,右图是根据左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据此回答下面20~22题。上图中的r表示
A.林木 | B.河流 | C.房屋 | D.农田 |
图中区域的林木覆盖率约为
A.30% | B.22% | C.10% | D.5% |
图中有关地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由南向北流 | B.房屋在河流的西岸 |
C.三种地物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林地 | D.河流由北向南流 |
右图为公路运输网,小圆圈表示公交站点,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公路上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车流量;假设M站的车流量只来自于N,从N到M无论选择哪一条路线所需时间均为10分钟,有30辆车同时从N出发,过10分钟后,统计到达M的车辆最多为:
A.26辆 | B.24辆 | C.20辆 | D.19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