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右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图。完成题。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 B.0.55 0.35 |
C.0.30 0.50 | D.0.30 0.35 |
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
C.纬度位置、地形 |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
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 B.F | C.G | D.H |
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9~10题。
9.下列气候类型在两大洲均有分布,但成因明显不同的是
10.导致全球气候带分布的最基本原因是
A.大气环流 | B.洋流 | C.地形 | D.太阳辐射 |
读世界各地温度年较差图,完成3~4题。
3.导致A地温度年较差比B地小的主要原因是
A.A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小,B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大
B.A地降水年变化小,B地降水年变化大
C.A地海拔高,B地海拔低
D.A地是海洋性气候,B地为大陆性气候
4.D地与E地气温年较差比较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D地大于E地,D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弱
B.D地大于E地,D地深居内陆,是大陆性气候
C.D地小于E地,D地海拔高,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
D.D地小于E地,D地为海洋性气候,E地为大陆性气候
《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入选条件的有()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
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
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 | ①③④ | B. | ①②⑤ | C. | ②③⑤ | D. | ①④⑤ |
图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A. | 谷物总产量下降 | B. | 农业劳动力减少 |
C. | 谷物需求量减少 | D. | 谷物单产下降 |
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A. | 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 B. |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
C. | 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 D. | 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加入WTO后,粮棉生产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据此分析面对入世的挑战,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
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