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2009年流动人口达2.11亿。据此回答小题。
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 )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促使文化新时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
D.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10几年来,我国众多工业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下图表示我国某类型工业区与转移承接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表示的我国某类型工业最有可能是()

A.高科技工业 B.能源工业
C.家电工业 D.钢铁工业

图中产业承接地的区位优势有()
①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②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较强
③潜在消费市场广阔
④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
⑤“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可再生能为主 B.清洁能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读某地相关气候资料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高
气温(℃)
29.2
29.0
28.1
26.3
23.6
21.2
20.7
21.7
23.9
25.5
27.2
28.8
平均最低
气温(℃)
21.0
20.7
19.6
17.1
13.8
11.2
9.2
10.3
12.8
15.6
18.0
19.8
降水量
(㎜)
169
146
138
104
97
72
68
47
32
105
109
131

A. 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B. 该地位于北半球
C. 形成该气候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该气候的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昏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北京时间为()

A.14:40 B.9:20
C.21:20 D.15:20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我国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