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199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1990~1996年是10∶1,2010年是2.6∶1。
在这30多年里,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并开始养育下一代。于是,由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数量激增。在这样的家庭里,在职职工供养退休人员的巨大压力表现明显。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说,未来10年,我国“421”家庭数量至少会有上千万个。“421”家庭引发的最主要社会问题就是养老压力。对于“421”家庭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
B.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 |
C.受宗教的影响 |
D.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 |
下列城市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且能遏制“421”家庭形成的有( )
①用垃圾作为能源发电
②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坚决执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③构建节约型城市,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
④上海规定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④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问题。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某特大城市热力环流,则( )
A.a是城市,b是郊区 |
B.为保护城市环境,应在③地建防护林带 |
C.若a位于b的正西方,则ab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 |
D.这种大气环流,能有效防止城市的大气污染 |
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
图4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的变化 | B.经度位置的变化 | C.海拔的变化 | D.海陆位置的变化 |
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A.河漫滩 | B.冲积扇 | C.三角洲 | D.侵蚀平原 |
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
A.1月 | B.3月 | C.7月 | D.10月 |
图中甲、丙在晨昏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问题。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②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③乙、丁两地自转速度相同
④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
①烟台市(约37.32°N,121.2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②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
③烟台市正处于小麦播种季节
④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大值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图2为某气象站发布的墨西哥湾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气流上升速度快 | B.形成锋面雨 |
C.凝结核多 | D.气温较低 |
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
A.8日13时 | B.8日23时 |
C.9日13时 | D.9日23时 |
图1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在此期间,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科考活动,读图回答问题。关于这次科考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按图示线路考察距离约为l100km |
B.按图示线路考察距离最短 |
C.考察期间当地多低温晴朗干燥的天气 |
D.科考队沿途看到的植被,叶片常绿坚硬,多披茸毛,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 |
图示气压系统较长时间控制该区域时
A.图示地区正值旅游旺季 |
B.图中海域风大浪高,船舶航行安全隐患多 |
C.英国多次受暴雪侵袭 |
D.鄱阳湖流域大批候鸟栖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