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题。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城中心,①②③为19:00等时线(指汽车从城市中心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则( )
A.商业区位于城市的北部 |
B.Q方向上汽车行驶的速度最慢 |
C.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为多核心模式 |
D.从③线至M处的耗时大于至N处 |
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低压中心,①②③为等压线,则 ( )
A.Q处降水强度最大 | B.P处风向偏南风 |
C.M处是外围大风区 | D.N处风力最小 |
下列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低的是
A.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B.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C.食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D.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下列城市,围绕某个大型企业发展起来的是
A.合肥 | B.十堰 | C.上海 | D.沈阳 |
关于我国交通运输的正确叙述是
A.不同省区运输网密度不同,地区运输网密度的大小,反映地区交通运输通达性的强弱 |
B.我国东部地区靠海,所以水运发达;中西部地区河流少,所以铁路网、公路稠密 |
C.交通运输网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是没有联系的 |
D.当前西部交通发展中,铁路运输因为运量大而成为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 |
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情况。据此完成题。
地区 |
铁路 |
水运 |
公路 |
① |
20.90 |
2.80 |
14.60 |
② |
14.50 |
27.70 |
15.20 |
③ |
10.40 |
10.80 |
19.10 |
④ |
9.70 |
0.60 |
7.90 |
1.表中序号代表黄河中游地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影响③地区铁路建设的主要障碍是
A.暴雨多 B.地形崎岖 C.河流众多 D.技术落后
3.①地区铁路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
A.铁矿 B.煤炭 C.粮食 D.木材
读下图,回答题。
1.影响铁路线①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经济 C.技术 D.社会
2.连接②③两地的铁路线是
A.沪杭线、京沪线 B.陇海线、兰新线
C.兰新线、大秦线 D.京包线、包兰线
3.该岛的铁路线最有可能建成
A.南北干线 B.东西干线 C.放射状 D.环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