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 h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表示(图中A、B、C表示相应图形的面积)。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A.在18:00时和6:00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假设该植物在24 h内呼吸速率不变,最大光合速率为85mg/h
C.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
D.中午12:00时左右,与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相比,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下降

美国科学家吉尔曼和罗德贝尔因在G蛋白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1994年诺贝尔奖。多年后罗伯特和布莱恩,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Ps)方面的研究成果,荣获2012年诺贝尔奖。GPCPs是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跨膜蛋白,下图是其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说法错误的是

A.G蛋白偶联受体(GPCPs)可能是糖蛋白
B.该条多肽链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
C.此多肽链中氨基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S—S—”,具有维持活性的作用
D.G蛋白是在细胞溶胶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分析下图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B.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需穿过3个磷脂双分子层
C.甲、乙、丙维持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D.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在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幼苗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幼苗的生长和发育没有影响
C.赤霉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逐渐增多

下列关于鸭跖草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鸭跖草种群数量增加,则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也增加
B.若鸭跖草种群中RR个体的百分比增加,则R基因频率也增加
C.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降为0
D.只有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才能决定鸭跖草的进化方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