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
(1)这是哪位文学家的名句?
(2)他的词的特点是什么?
(3)“三国周郎赤壁”指什么事件?
(4)现代诗词作家中谁和他词风类似?你能默写出他们的一些词句吗?请试着写一下。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的美国:
○南方的种植园主把棉花和其他原料运往英国,从英国输入大批工业品。
○北方资产阶级希望提高关税,保护本土工业,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主张自由贸易,使其得到廉价进口货。
○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采用奴隶制生产方式占有大量劳动力;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廉价自由劳动力。
1、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的?农民获得解放后,其身份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3 分)
3、材料一中俄国“农民获得解放”与材料2中美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有何共同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19世纪中后期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日本人民以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是日本人民的骄傲,也值得中国人民学习。
──2008年5月8日,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1、材料一中所说“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指什么?请举2例说明,这次“变革”是如何“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2、“19世纪中后期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在日本发展史上具有什么转折性影响?
3、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一点合理化建议。

思考与探究
诸子百家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你认为哪些学派的观点在今天的班级管理中有用?请举例说明。(要求写出哪一学派及其主张并结合班级管理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 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主义,他提倡法治。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历史地位,并列出三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卫鞅变法的内容。
(2)后来商鞅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并说明原因
(3)材料二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意义?
(4)材料三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起义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显赫一时的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15年的时间,这给了你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