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重庆一中初三年级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将少量生石灰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1】
甲同学:只有CaCO3           乙同学:CaCO3,Ca(OH)2
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的Ca(OH)2理由是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自己的猜想正确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振荡,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结合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2】
丙同学:NaOH,Na2CO3   丁同学:NaOH,Ca(OH)2     戊同学:NaOH
【表达与交流】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该小组同学向溶液B中继续滴加          (填化学式)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再将滤液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得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途运输鱼苗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生成什么物质?
【进行猜想】甲同学: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你赞同的猜想是(填“甲”或“乙”),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速度,观察到
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填实验操作),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中有气泡出现,该现象说明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乙同学猜想的生成物中有“氢氧化钙”: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预期的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振荡,

①产生气泡,

过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

【问题讨论】
(1)运输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主要目的是
(2)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填序号)。
(2)图示中仪器①的作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FeS + H2SO4(稀)= H2S↑+Fe SO4,则应选择
(填序号,下同)来作发生装置。
(4)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装置来收集NO。

如右图所示:水槽内盛有澄清石灰水,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钟罩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③

现象①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现象②和③出现的原因是
④某同学用上述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结果发现与理论数据有偏差,其原因可能是。(提示:本装置气密性良好)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根据上图组装一套制取干燥CO2的装置
(用字母表示),验满的方法是

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甲乙丙
(1)甲中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
(2)乙中仪器a的名称是 ,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丙中铜片上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