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①、②是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⑴从①或②中你获得的信息有(写一条)
⑵D中的X=________;
⑶以上A、B、C、D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是________;
⑷B和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用“A”、“C”、“D”填空)。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为(20),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21)。
(2)图2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为(22),反应现象为(23),据上述小资料的内容判断,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水,也可能是(24),其目的为(25)。
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的复习课中,李老师将一瓶气体放在桌面上,要求大家用二种不同的方法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小明同学提出了如下二种实验方法,请你在空白处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
(1)将一只小动物放入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1:臭氧(化学式为O3)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20世纪70年代,虽然仍以煤为主做燃料,但已将“蜂窝煤”取代了“煤球”,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材料(填“有机”或“无机”)。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填标号)
A、提供氧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