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某生物正在进行某种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交叉互换)可能是( )
A.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 |
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
C.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①和③上 |
D.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 |
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显微镜下,核糖体呈小球体,都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 |
B.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它的形成与细胞核内的核仁有关 |
C.核糖体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在其中形成了肽键 |
D.核糖体与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
低碳生活已成为许多人的共同选择,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乙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A.乙图中过程③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
B.甲图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C.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多途径利用农作物,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
D.要减少温室效应,应调整图中的过程①⑤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能量单位:kcal•m﹣2•a﹣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太阳鱼属于第三或第四营养级,其与双翅目幼虫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
B.浮游藻类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少数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C.如果除去该生态系统中的双翅目幼虫,鲈鱼的产量将增加 |
D.浮游藻类与浮游动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16% |
如图所示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 |
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
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
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
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林窗),这时往往最先进入该区的是杨树、白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后动物类群也会有所改变 |
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
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