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区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30°E、30°N | B.60°W、60°N |
C.10°E、10°S | D.50°W、70°S |
迂回扇是河漫滩表面形态,由一系列有规律地分布于凸岸边滩上的滨河床沙坝构成。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向上游方向辐散。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因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湾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侧蚀加快后,凸岸边滩迅速淤长。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高起的滨河床沙坝。该过程反复进行,便形成完整的迂回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河流总体上流向和最先形成的滨河床沙坝分别是()
A.自东向西、1 | B.自西向东、4 |
C.自西向东、1 | D.自东向西、4 |
下列有助于迂回扇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
A.河流弯曲度小 | B.水位的季节变化大 |
C.地形崎岖,落差大 | D.含沙量小 |
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由图可知,M处裂谷()
A.由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形成 | B.是向斜成谷 |
C.位于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 D.成因和汾河谷地相似 |
图示区域分布最广泛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 | B.热带草原带 |
C.热带雨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图是黄土高原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黄土高原位置特殊表现在()
A.东南季风向西南季风过渡地带 |
B.森林带向荒漠带过渡地带 |
C.流水作用为主向风力作用为主过渡地带 |
D.湿润地区向半湿润区过渡地带 |
黄土高原成因是()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流水堆积 | D.风力堆积 |
图反映了塔里木盆地中沙尘暴形成时的风场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粉尘和黄土堆积海拔最高的区域在()
A.昆仑山北坡 | B.天山南坡 |
C.帕米尔高原东侧 | D.盆地东部 |
盆地东部所示地貌()
A.能指示当地的盛行风风向 | B.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
C.是典型的风化地貌 | D.是流水沉积地貌 |
图为六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六大洲共有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从图中可以看出()
A.南美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大和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有关 |
B.亚州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低主要是历史上人口大量从沿海向内地迁移造成的 |
C.人口分布在大洲内最均匀的是欧洲 |
D.六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最多的是大洋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