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的凤凰自行车厂,根据亚非拉各地的特点,研发出因地制宜的适销对路产品。如在非洲市场,当地主要用自行车承担运输任务,“凤凰”据此将承重能力从原先100公斤增至150公斤,可在山地中疾驶;在东南亚,当地人爱追求时尚,凤凰将自行车装上了车载收音机和艳丽的转向灯。经济学家指出,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从哲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表明
①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我们应当(  )
①兼容并包,全面吸收
②提高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
③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④积极进行文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近年来,一些人热衷于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渐渐被淡化。对此我们应该

A.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坚决抵制外国文化
C.通过立法禁止中国人过外国节日
D.继承和发扬中国一切传统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了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据此回答题
这些精神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
①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的具体体现
②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③就是新时期的民族精神
④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上述材料反映的认识论的道理有: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C.认识有无限性 D.认识有反复性

在“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的颁奖现场,观众一次次泪流满面,“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触动了国人的情感,震憾了国人的心灵;上述文化现象主要说明

A.先进文化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强调:在新世纪新阶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这说明
①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
②民族精神已成为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③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对经济、政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当今世界各民族的民族精神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