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④ |
下表反映2008-2012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年份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 |
67.7 |
58.8 |
47.7 |
45.6 |
43.1 |
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 |
57.5 |
54.3 |
39.2 |
37.1 |
36.3 |
这表格说明:
①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②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实现全面小康
③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得到改善④我国物价水平持续下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漫画《“小儿麻痹症”》,启示我们:
A.选择合适的消费类型,增加劳务产品的消费 |
B.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正确对待攀比心理 |
C.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倾向 |
D.坚持勤俭节约,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我国居民对移动电话的巨大需求,带动了电信行业的蓬勃发展,这说明
A.消费决定生产 | B.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 |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
2012年,我国生产汽车1379.1万辆,居世界第一。汽车生产的大发展,使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向往更强烈。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 B.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D.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
人们在购物时追求“物美价廉”。这种消费行为属于引发的消费。
A.从众心理 | B.求异心理 | C.求实心理 | D.攀比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