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 A.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 B.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 C.袁世凯复辟帝制 |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
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
| A.甲午战争的取胜 |
| B.1889年宪法的颁布 |
| C.“殖产兴业”的政策 |
| D.军事工业的刺激 |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
|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
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
|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俄日均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两国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
|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 D.缺乏民主传统 |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 C.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 D.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