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 时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 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 1912—1939 |
473 |
0 |
77 |
396 |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
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遭到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将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 | B.没有解决经济体制上的问题 |
| C.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 | D.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步骤。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
|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 D.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
二战后,联邦德国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共性原因,不包括()
| A.利用美国扶植 | B.制定可行政策 |
| C.发展教育、科技 | D.利用战争机遇 |
美国80年代解决经济困难的政策与30年代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 A.实行自由放任 | B.加强国家调节 |
| C.减少政府干预 | D.发展信息技术产业 |
下列各顶中,不符合美国“冷战”政策基本特征的是()
| A.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计划 | B.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 C.支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 D.发动越南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