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乡民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
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1912—1939
473
0
77
396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
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秦变法而败亡,后世人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
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令败亡
灭绝而不悔。”李鸿章这段话的主旨是

A.反对变革 B.主张革新 C.希望进步 D.要求守法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
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
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此诗
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爱国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

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
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
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

A.汉字是史官或巫创造的 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
C.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

《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
《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以上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