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引用者注:也称产业)复兴法》,该法的显著特点是
A.阻止资本主义自由发展 | B.违背宪法中三权分立原则 |
C.缓和了劳资双方的矛盾 | D.加强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
下列各项中,最符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历史特点的是
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
B.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
C.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
有人曾这样形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农业上的弊端: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你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种体制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 | B.成立苏联 |
C.新经济政策 | D.斯大林模式 |
一首歌谣写到“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应出现于
A.农业合作化时期 | B.“大跃进”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
A.1949年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
B.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 |
C.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
D.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
某班同学为黑板报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你可以判断黑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 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