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王位即为明成祖,欲请方孝孺为其草拟即位诏书,成祖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此朕家事”。相传方孝孺后被诛十族。明成祖的话揭示了中国古代哪一重要的制度( )
A.世袭制 | B.宗法制 |
C.君主专制制度 | D.家天下的制度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
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
C.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
D.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 |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 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B.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
C.清朝前期小机户兼并大机户 |
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
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 |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
D.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后,于第二年下诏修驰道。《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
A.实行郡县制 | B.实行皇帝制度 |
C.实行分封制 | D.实行三公九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