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王位即为明成祖,欲请方孝孺为其草拟即位诏书,成祖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此朕家事”。相传方孝孺后被诛十族。明成祖的话揭示了中国古代哪一重要的制度( )
| A.世袭制 | B.宗法制 |
| C.君主专制制度 | D.家天下的制度 |
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左”倾错谩得以根本纠正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
| C.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 D.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化 |
1956一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是()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②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③以市场经济为保障④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图中烟标提供的信息表明,中国当时正在()
| A.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
| B.进行国营企业改革 |
| C.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
| D.发展中外合资企业 |
9世纪后期,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就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要求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最先提出这些主张的是()
| A.资产阶级维新派 | B.资产阶级革命派 |
| C.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 | D.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新青年 |
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 4万余枚增至128 4万余枚,增长了157 .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了188 .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①外来经济控制消除②民国建立的推动
③实业救国的推动④封建社会的终结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