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孔雀东南飞,织女会牛郎,深爱这土地,丝路到敦煌,先入是炎黄,子孙血一样……”。一曲龙文打动人们的不仅是优美的旋律,更有涌动着的连绵不绝的中华文化血脉和融入其中的民族情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近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现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要求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科技作用的认识过程表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有差异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被否认
③复杂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社会实践水平限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①人类对自然规律可以进行适时改造
②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③自然界中的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是我国开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单独二孩”新政全面启动、收入分配改革细节、新型城镇化规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招考改革总体方案面世、国企改革提速、养老金并轨破题……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我国之所以坚定推进改革,是因为()
①改革解决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人们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②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③通过改革,可以根本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向更高级发展;
④通过改革使制度完善和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多年来,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起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胎子女”,本世纪初又开始实行“双独二胎”,2014年再过渡到“单独二胎”。这表明
①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调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④政策制定要坚持与社会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