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
动物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DNA含量为P,染色体数为Q,则在形成精原细胞的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 A.Q、P | B.2Q、2P | C.Q/2、P/2 | D.Q、2P |
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基因M和M、m和m、M和m的分离,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DNA复制时未发生差错)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变形为精子
| A.①②③ | B.③③② | C.②②② | D.②③④ |
下图是一种动物的某种细胞,请识图作答。若①上只有基因Ab,②上有基因ab,则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假设DNA复制时未发生差错)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
|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的 |
| C.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
| D.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 |
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若每对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在果蝇形成的精子中,全部是显性基因的精子出现的概率是
| A.1/2 | B.1/4 | C.1/8 | D.1/16 |
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这是由下列哪项生理过程决定的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
|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D.减数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