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第一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

①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变化/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    (竖直/垂直)下落。
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                   
(3)第二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被测物体
形状
重力
橡皮泥
正方体
4.8N
球形
42N
三角锥形
3.6N

分析上述的实验数据,第二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形成这一错误结论的主要原因: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重力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填“大”或“小”).
(2)现有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测力计(均选填“A”或“B”).

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①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
②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的材料;④接触面积的大小;⑤物体运动的快慢.为此,小明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中需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2)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①;
(3)对比实验甲和丙,是为了验证猜想;(填猜想因素的序号)
(4)小明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④,须再把木块放,并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或“无关”).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人量筒内并浸没人水中,记下水的总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这时应该(选填“增加”或“减小”)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人50g和10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g;用量筒量出小矿石体积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 kg/m3
(4)图丁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变化/不变);
(2)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是
(3)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