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张华和同学到游子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拾到一些不规则小石块,他们很想知道这种小石块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们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种小石块的密度。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甲可知,小石块的体积是          cm3, 由图乙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         g,小石块的密度ρ=         kg/m3

(3)小敏的石块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他利用烧杯和天平按图所示方法也测出了石块的体积。操作如下: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79g。 D.计算出石块的体积为cm3


(4)从图B到图C的操作引起的石块密度的测量跟实际值相比会偏        (选填“大”或“小”),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同)
表一 m1=100g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6
6

表二 m2=200g

时间(min)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1)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的(填“相同”或“不同”)。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
A.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⑴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适量的水和煤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仪器。
⑵能够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成败的关键。在提供的热源中,你认为选用比较合理,理由是
⑶从两个计划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液体
质量/克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分
1

300
20
30
12
2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1)分析比较___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系.

如图的两幅图中,反映了哪些共同的物理知识?

(a)从滑梯滑下,速度越来越快,同时臀部有灼热感
(b)高温燃气推动火箭腾空而起
(1)
(2)

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实验,以下实验步骤的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顺序排列:

A.让温度计与被测水充分接触
B.当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数据
C.估计水的温度
D.取适当的温度计

E.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