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 ℃时,将两根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当电路中有a mol电子转移时,溶液中析出m g Na2SO4·10 H2O晶体。若温度不变,在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
B.![]() |
C.![]() |
D.![]() |
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 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B>C B.原子半径:A>B>C
C.离子半径:A2->C->B2+ 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A>C>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含有Na+、H+、OH—、CH3COO—四种离子的某溶液中可能存在: c(Na+)>c(OH—)>c(CH3COO—)>c(H+) |
B.铝热法炼铁过程中镁条和氯酸钾起催化作用 |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以减慢该反应的速率 |
D.人体内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水解都是由酶所催化的 |
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
③ 2KBrO3+Cl2=Br2+2KClO3,下面说法正确的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
B.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
C.反应③中1mol Cl2反应,则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 |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ClO3>KBrO3>Cl2>Br2 |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
C.用丙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 |
D.用丁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
可以用来判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有无色气体放出 |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
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镁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