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现有一种以黄铜矿和硫磺为原料制取铜和其他产物的新工艺,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其主要流程如下:
注: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u2++CuS+4Cl—=2[CuCl2]-+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黄铜矿冶炼粗铜的传统工艺是将精选后的富铜矿砂与空气在高温下煅烧,使其转变为铜。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反应Ⅰ的产物为(填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 。
(3)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一定温度下,在反应Ⅲ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以析出硫酸铜晶体,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5)黄铜矿中Fe的化合价为+2,对于反应: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SO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只有氧 | B.反应生成的SO2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 |
C.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D.当有8mol铜生成时,转移电子数目为100NA |
(6)某硫酸厂为测定反应Ⅳ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取280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样品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用浓度为0.02000 mol/L的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25.00 mL 。
已知:Cr2O72-+ Fe2++ H+→Cr3++ Fe3++ H2O(未配平)
①SO2通入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反应Ⅳ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0.1mol/L的NH4Cl溶液和0.1mol/L的氨水混合溶液中所存在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0.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存在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下表中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第Ⅰ组 |
第Ⅱ组 |
第Ⅲ组 |
|
甲 |
BaCl2 |
Fe |
Cu(NO3)2 |
乙 |
Fe2O3 |
K2SO4 |
H2SO4 |
丙 |
Mg |
NaOH |
MgCl2 |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不跟第Ⅰ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________组物质中的________且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S(s)+3F2(g)=SF6(g)的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生成1 mol SF6_对应的热量为___________。
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1)酚酞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结构上看酚酞可看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烯烃 |
B.芳香族化合物 |
C.醇类物质 |
D.酚类物质 |
E.醚类物质
F.酯类物质
(3)酚酞结构简式中画虚线的地方,组成的是醚键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