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
根据:①藏报春甲(aa)在20℃时开白花;②藏报春乙(AA)在20℃时开红花;③藏报春丙(AA)在30℃时开白花。在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相互关系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①②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B.由①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环境决定的
C.由②③可知环境影响基因型的表达
D.由①②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发生在()
①真核生物 ②原核生物 ③无性生殖 ④有性生殖 ⑤细胞质基因 ⑥细胞核基因
A.②③⑥ | B.②③⑤ | C.①④⑥ | D.①③⑤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实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
A.F1形成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且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 |
B.F1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 |
C.F2的各种基因组合的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 |
D.以上都是 |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非糯性品种杂交,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
A.1﹕1 | B.1﹕2 | C.2﹕1 | D.1﹕3 |
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D.在抓取10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