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
|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Cu(NH3)4] 2+ |
|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没有发生变化 |
| D.在[Cu(NH3)4] 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
元素符号、反应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等通常叫做化学用语。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
B.S2-的结构示意图:![]() |
C.O—18的原子符号:![]() |
D.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 B.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
| C.硫在氧气中燃烧、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核外电子是有规律地进行排布的,它们分层排布在K、L、M、N、O……层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只能是2个 | B.K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可以超过2个 |
| C.L层上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 | D.最外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可以超过8个 |
把少量的溴水注入KI溶液中,经充分反应后,加入CCL4用力振荡,静置后可观察到
| A.液体分成两层,下层呈紫色 | B.液体分成两层,上层呈紫色 |
| C.混合液不分层,且无色透明 | D.混合液不分层,且呈褐色 |
某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最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
| A.都是金属元素 | 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 |
|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D.最高化合价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