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正常情况下发生①过程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而②过程的主要原因是 。
(2)当由于①过程使血糖含量上升时,A________的分泌会增加,通过促进糖元合成等作用,使血糖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当由于②过程使血糖含量降低时,B_________的分泌增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_,使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
(3)在正常情况下,A、B两种激素通过相互 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回答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上图1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可知:图1中装置甲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图1中装置乙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导致这种电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离子大量流向膜内。
(2)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 中,以防止被其他酶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 上的GABA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负离子(cl-)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
的产生。
②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药物 ,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③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 ,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 (缩短/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请仔细观察下列各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1)图1、图2是科学家对果蝇正常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测序结果,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图1中的朱红眼基因与图2中的深红眼基因属于基因。与图1相比,图2发生了。
(2)图3是某人X和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此区段的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段上;如果某病只能由男性传给其儿子,则致病基因位于段。
(3)下列图乙是某家族遗传系谱(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据图回答:
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假如8号个体和10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下列甲、乙、丙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和分裂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
(1)图甲中,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是图;正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图;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2)图丙中㈠→㈡,完成了图乙中的AB段的变化,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图甲中细胞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
(3)图甲⑤中存在等位基因Bb,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是。
(4)图甲⑥代表的个体,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时有条;此个体经过减数分裂,最多能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
(5)某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DNA聚合酶不可逆结合,使其失去活性。则服用此抗癌药物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在图乙中的段受阻。
P53基因是正常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53基因突变可导致肝脏细胞癌变。科学家研究发现P53基因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切下新鲜的肝癌组织,在模拟了人体____________的成分配制的培养液中培养,在培养液中还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取P53基因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P53基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并与脂质体混合,将混合物滴加至肝癌细胞上,轻轻混匀。最后筛选出含有P53基因的肝癌细胞。脂质体在这个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证明P53基因有抑癌作用,需将两种细胞接入多孔板中,并从次日开始检测每孔的细胞总数,绘制成如右图所示的生长曲线。请分析两条曲线分别是哪种细胞,曲线1是_________细胞,曲线2是___________细胞。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的地位一样”。这句话指出了噬菌体作实验材料在结构和成分上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图中“被浸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细胞外_____________放射性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中______________起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