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溶液法”是最近日本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 cm处形成一个厚0.5 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R |
|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
|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
| D.有固定的熔沸点 |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为
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H2SO4,③向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④CaCl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 A.① ④ | B.② ③ ④ | C.① ② ④ | D.① |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
| B.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
| C.同温同体积时,两种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
| D.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在KClO3+6HCl
KCl+3Cl2↑+3H2O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原子个数比是
| A.1:6 | B.1:5 | C.6:1 | D.5:1 |
下列反应既表现硝酸的酸性,又显示硝酸的氧化性的是
| A.CuO+2HNO3=Cu(NO3)2+H2O | B.FeO+4HNO3=Fe(NO3)3+2H2O+NO2↑ |
| C.C+4HNO3=CO2↑+2H2O+4NO2↑ | D.NH3+HNO3=NH4NO3 |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
| B.碱性溶液:Na+、Ca2+、SO42-、CO32- |
|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
|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