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意思。(4)
(1)渔人甚                       
(2)便还家                     
(3)一一为具言所闻                   
(4)便向路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桃花源的美好恰好反衬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残酷。请在表格中各填入一个四字短语,完成对文章内容的解读。

桃花源
当时社会
安定和平


赋税繁重
怡然自得

平等互爱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这种手法?试举一例,请简要分析。(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上自

其筋骨

B.军士吏

将军身 坚执锐

C.壁门士吏谓从 车骑曰

予作文以记之

D.使人称

长跪而 之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已而之细柳军。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文章开头交代了汉文帝劳军的背景。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汉王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驻扎军队,此时的边境地区正处于战备状态。

B.

B.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细柳营官兵均严格遵守军令,周亚夫见到皇帝没有跪拜,而是以军礼参见。

C.

C.汉文帝是一位开明、识大体的国君。虽然在细柳营处处受到约束,不得不听命于手下将军,内心颇为不满,但他仍然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D.

D.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霸上及棘门的军营,汉文帝长驱直入;而到了细柳营,入营受到阻碍,在营中只能慢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祯曰:"恩宠不可恃。 "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 法度(遵照)

B.恩宠不可 (倚仗)

C.祯捕而 杀之(用杖刑)

D.以 于此(比得上)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志/寻向所志

C.此之谓大丈夫/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屈/猥自枉屈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山水诗清新闲雅,空灵淡泊。孟浩然的《春晓》借雨后的落花抒写淡淡的怜惜,王维的《竹里馆》借竹林的幽静表现内心的澄明。边塞诗雄浑开阔,悲壮高亢。高适的《别董大》写挚友离别,洋溢着前程万里的信心;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塞外奇观,表现雪中送客的不舍和为国戍边的豪情。山水诗派的牧歌情调与边塞诗派的英雄气魄,构成了盛唐诗坛的别样风貌。

(I)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8个字。

(2)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对偶句。

田园骚客寄情山水,

边塞诗人放歌风雪,《别董大》诉说离情,抒发戍边人豪迈雄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①澭水。澭水暴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②其先表之时,可导③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注】①表:做标记。 ②向:原先,原来。 ③导:引导渡河。
根据上下文推断加横线词的意思:
荆人袭宋()荆人知()
澭水益()循表而夜()
用自己的话说说荆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