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
以下图片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 B.铁器牛耕的推广 |
C.国家走向统一 | D.封建制度的确立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 B.土地和耕牛 |
C.土地和人口 | D.人口和铁梨 |
假如你生活在西周时期,你有可能亲眼看到
① 井田制 ② 邮驿传递制 ③ 分封制④“禅让”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 B.秦朝 | C.西汉 | D.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