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花粉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②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
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 ④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
|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
|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
|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
如图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④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 |
| B.暗反应包括⑤和②两个过程 |
| C.过程③和④都能产生ATP |
| D.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
如图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表示O2,④表示CO2 |
| B.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然后被还原为(CH2O) |
| C.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能源物质只有② |
| D.(CH2O)可以转化为多糖、脂质 |
一位科学工作者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的途径是( )
| A.CO2→叶绿素→ATP | B.CO2→三碳化合物→ATP |
| C.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 D.CO2→叶绿素→葡萄糖 |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及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 A.上升、下降、上升 | B.下降、上升、上升 |
| C.下降、上升、下降 | D.上升、下降、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