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下表反映了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中国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
B.农业合作化运动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大跃进”运动 |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性 |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
1934年,中国银行低于市场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外国资本的压制 |
B.封建主义的束缚 |
C.官僚资本的侵蚀 |
D.股票市场的紊乱 |
小李查有关中国近代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l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洋务企业 |
B.外商企业 |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 B.积接培育国内市场 |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