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分析生物性状时,由易到难,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 |
B.“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总结规律 |
C.由F1高茎豌豆植株自交,F2出现了“3:1”,推测豌豆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演绎”过程 |
D.孟德尔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 |
CCTV“人与自然”节目报道,1998年8月湖北某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七只雌麋鹿和一只雄麋鹿放出保护区,回归大自然。经过一年来的追踪观察,这些麋鹿能自由生活。再过数年后,这些麋鹿已适应自由生活。再过数年后,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种群。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麋鹿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增加 | B.麋鹿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加 |
C.麋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变化 | D.自由生活的麋鹿与自然保护区的麋鹿间存在隔离 |
长期使用同一抗生素治病效果会下降,这是因为:
A.病菌逐渐提高了对药物耐受能力 | B.抗生素诱发病菌突变产生出抗药性 |
C.抗生素选择并保留了抗药性菌株 | D.抗生素超过了有效期 |
20世纪初,美国从印度引种大陆棉,由于检疫的问题,使印度棉红铃虫流入美国,下列关于这一问题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1)短期内,印度红铃虫和美国红铃虫是两个种群
(2)长期后,美国红铃虫可形成一个新的物种
(3)现在的美国红铃虫和印度红铃虫可自由交配和繁殖
(4)因为现在两种红铃虫有共同的生殖,美国红铃虫和印度红铃虫可进
A.(1)(2) | B.(3)(4) | C.(1)(3) | D.(2)(4) |
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中间的“-”代表着丝粒,下表表示了由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染色体 |
基因顺序变化 |
a |
123-476589 |
b |
123-4789 |
c |
1654-32789 |
d |
123-45676789 |
A.a是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引起的
B.b是染色体某一片断缺失引起的
C.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断引起的
下列变异中,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①人类的色盲②无籽西瓜③果蝇的白眼④小黑麦⑤无籽番茄⑥棉花中的短果枝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②④⑤ | D.②④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