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a、b、c、d四个图是不同的单色光形成的双缝干涉或单缝衍射图样.分析各图样的特点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a、b是光的衍射图样 |
B.c、d是光的衍射图样 |
C.形成a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b图样光的波长短 |
D.形成c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d图样光的波长短 |
理论研究表明,物体要从质量为M、半径为R的天体表面克服万有引力逃逸出去,它的速度必须达到v=.质量很大、半径很小,即密度极大的天体,可使任何物质粒子包括光线都无法克服它的巨大引力而逃逸出这个天体.从外部观察,它是个不发光的天体,因而称为黑洞.设想有一个质量为M的黑洞,求此黑洞的最大半径(临界半径).(可将光看作是以光速c运动的某种粒子)
有一星球的密度跟地球的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的( )
A.![]() |
B.4倍 |
C.16倍 | D.64倍 |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就是向心力,关于行星所受向心力和轨道半径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F=![]() |
B.根据F=![]() |
C.根据F=mω2r可知,向心力与r成正比 |
D.根据F=mωv可知,向心力与r无关 |
土星周围有美丽壮观的“光环”,组成环的颗粒是大小不等.线度从1 μm到10 m的岩石、尘埃,类似于卫星,它们与土星中心的距离从7.3×104km延伸到1.4×105km.已知环的外缘颗粒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14 h,引力常量为6.67×10-11 N·m2/kg2,则土星的质量约为(估算时不考虑环中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
A.9.0×1016kg | B.6.4×1017kg |
C.9.0×1025kg | D.6.4×1026kg |
一太空探测器进入了一个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转,已知其轨道半径为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半径的9倍,则太空探测器绕太阳运转的周期是( )
A.3年 |
B.9年 |
C.27年 |
D.8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