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很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二反映了秦朝时什么社会现象?
(2)“诛族”和“连坐”都是秦朝的刑罚,用材料二中的原话说明什么是“连坐”
(3)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分析“在那场战争的欧洲主战场上,英雄的苏联军民用满腔热血和宝贵生命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并同其他国家的人民一道把法西斯侵略者送上了历史审判台。苏联军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世界公认的巨大牺牲,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谱写了惊天动地的壮丽诗篇。”——节选自2008年5月8日胡锦涛会见俄罗斯老战士讲话稿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那场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那场战争”中具有重要转折点
意义的战役名称。
(3)“那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4)结合下图写出在“那场战争”中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什么?

(5)时光飞逝,“那场战争”早已结束多年,但它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却让全人类至今都不能遗忘。“那场战争”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珍贵的历史启迪?

图说历史

(1)图一反映的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人类挑战自然的什么伟大壮举?
(2)图二的历史人物实施了什么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3)图三反映的事件反映出美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什么问题?

图四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
(4)图四中的国际性组织徽标图案,属于“欧洲联盟”的是
(5)图五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一副为“铸剑为犁”、一副为“打结的手枪”, 它们反映了当今世界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18分)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这样一个在北海骇浪中颠簸漂浮的小小岛国,却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此时的世界地图似乎为它悄悄重新画过,它从地理的边缘变成了世界的中心。

(1)结合图文材料,指出处于“世界中心”位置的是哪个国家?(2分)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这个国家如何“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4分)
材料二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材料三 200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材料四: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年—1900年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3)材料三中所说的“200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是指什么?(1分) 这场变革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这次“变革”是如何“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2分)
(4)材料四中的“革命”是指什么?(1分) “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是从哪两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开始的? (2分)
(5)以上两次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

(1)右图反映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
材料二:“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
(2)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实行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材料三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转折。……没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4)在此次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农村开始推行哪一政策?
材料四:

(5) 右边照片拍摄时间距今_______ 周年。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顺应 ____________ 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中国梦“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一百七十多年前,我们先败于英,后败于日,渐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觉醒后的中国人开始踏上中国近代化的追梦之路”。
——习近平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请你根据以下所给历史材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写大事年表。(本页试卷未附加表格,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洋务运动”之学习西方军事器物: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它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之后洋务派又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军、新式学堂等,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科考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实施变法,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以失败而告终。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中国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纲领并开始领导武装起义。1911年,起义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各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第二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先进的知识分子之学习西方文化: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
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新世纪的曙光,纷纷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此,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