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思想?唐太宗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
(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3)针对两则材料中所体现的思想,唐太宗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例。
(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秦始皇对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有何证据?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②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有何证据?有何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的危机不仅是日本在二战后面对的最大危机,也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3月29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说出了这样的话……日本首相菅直人几天前就曾表示,已做好“东日本全毁”的最坏打算,而今,他又将危机提升了一个等级……
——2011年4月1目《国际在线》
材料二受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的影响,原定4月9日在东京开幕的第24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将延期举行。依照原定赛程,本届富士通杯全部五轮比赛于4月9—17日在日本东京一次性赛完。
——2011年4月1日《新民晚报》
材料三据日本新闻网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时间1日在联合国总部会见记者时表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十分的严重”,联合国对此表示极大的担忧。他呼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一起帮助日本应对核泄漏事故。
——2011年4月2日《中国新闻网》
(1)材料一中“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是指什么?联合国对此持何种态度?请运用材料二、三中的有关信息进行解答。
(2)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说:“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当时,日本所进行的“战争”的性质如何?战争结束后,日本是在哪国扶持下走出危机、成为经济大国的?
(3)上述日本的两次严重危机都与哪种能源的应用有关?说出为这种能源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家及其最重要贡献。通过日本“目前的危机”,你对这种能源有什么新认识?

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闪烁着社会主义道路的耀眼光辉,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雷锋虽然离开我们快50年了,但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2012年3月3日《人民日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并说明“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材料二雷锋(1940—1962)是穷苦的孩子,新中国给了他新生,所以他就像孩子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样,对新社会怀有感恩。……雷锋精神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代精神,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很淳朴地有这种感恩心,积极向上,只是在雷锋身上体现得特别突出。
――2012年2月16日《钱江晚报》
(2)雷锋生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哪几个时期?“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新社会怀有“感恩心”,是因为新社会与旧社会相比,在政治、经济上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材料三雷锋以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感人肺腑地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集体、如何对待国家、如何对待生活等每个时代人都无法回避的心灵课题,雷锋精神便在这种无穷考问和回答中带入永恒。
――2012年3月6日人民网
(3)请从材料三所列举的“心灵课题”中任选一个课题,根据你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加以简要回答。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发生了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是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11年4月25日《人民日报》
(1)依据材料一的论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革命的名称。为实现第二次革命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了一条什么道路?
材料二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光辉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专辑》
(2)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请把下表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内容填写在表格下面的空白处。

事件
意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遵义会议


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信息交流活动,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其源头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产生于唐朝,即所谓进奏院状。作为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进奏院状主要涉及皇帝的活动、诏旨和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至于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信息,则并不多见。
――中华传媒网
(1)材料一认为新闻传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何时?考古研究表明,那时我国境内哪种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期间? 简要说说这种居民的生活特点。
(2)唐朝以来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与我国古代哪两大科技发明密切相关?
材料二 2011年12月29日,该报(报标见下图)举行了他的80周年庆典。毛泽东称它为“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周恩来推介它为“世界上最好的报纸”;几代中国人“一报在手,纵览全球”,始终将其视为了解外部世界不可替代的窗口。
――《视觉中国》

(3)材料二中“报纸”的名称是什么?人们阅读该报与唐朝人阅读“进奏院状”的主要目的各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