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蜀先主庙①
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②。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③。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注:①蜀先主即刘备,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作于此时。②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至光武帝时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③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
首联“千秋尚凛然”的“尚”字有何妙处?
                                                                                      
试分析颔、颈两联的表现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玉楼春
宋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
注:钱惟演一生仕宦显达,宋仁宗明道二年,垂帘听政的刘太后驾崩,与其有姻亲关系的钱惟演由此遭贬外放。此词为词人去世前不久所作。
(1)结合词的上片,从景和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人的“泪眼愁肠”。
(2)词的下片末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流露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王维的《终南别业》,回答问题: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你是如何理解颔联中的“独”与“空”字的内涵的?
答:
(2)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该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时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
(1)苏轼一生遭际坎坷,但乐观自强,笔耕不辍,从而拓宽了宋词的新境界,开创了宋词豪放一派。历来公认,最能代表该派风格的代表诗句是“
”。与此相对的宋词婉约派,历来公认,最能体现该派风格的代表诗句则是
(2)请结合全诗,从塑造形象、表现作者心境的角度,对“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美人·寄公度
舒 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1)这首词上片以写景为主。前两句        ▲          。后两句写作者独自倚栏远眺,看到一双燕子在寒冷的晚云下背向而飞。(3分)
(2)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前两句写作者在与朋友离别后郁郁寡欢,借酒销愁,大雪铺满了长安的道路,心中更感孤独凄冷;“雪满长安道”既表明了时令和地点,又渲染了一派冷寂的气氛。后两句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