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三个领域。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拉开帷幕
②百年清华“厚德载物”的校训
③美国为摆脱金融危机而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
④无锡太湖为影视拍摄而修建的“三国城”、“水浒城”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唯理论”学派的代表,他们认为“感觉给人以欺骗”。英国的培根、霍布斯则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主张只谈一分钟、一秒钟、一立方米、两立方米,而不必承认“时间”“空间”这样的概念。他们的共同错误是
| A.否认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 B.否认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
| C.抹杀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 | D.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
“哈根达斯实验”,是一个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典实验,说的是:10盎司的杯里装着
8盎司冰淇淋,没装满;如果对10盎司的杯进行重新设计,只装7盎司的冰淇淋就漫了出来。消费者会倾向选择哪一杯?结果,是后一种。据此完成5—6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 A.感性认识具有欺骗性,是假象 | B.感性认识不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 |
|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 D.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觉 |
一些商家利用人们的上述弱点,达到多赚取不义之财的目的。为了防止上当受骗,从哲学角度看,我们应该
| A.对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认识事物本质 | B.舍弃感性认识,多学习科学消费知识 |
| C.减少盲目消费,坚持勤俭节约 | D.多深入生活,积累更多的感性材料 |
为了说明世界的本原问题,先认识自然界,再认识人类社会,这是运用
| A.综合的方法,因为它把分解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 |
| B.分析的方法,因为它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研究 |
| C.分析的方法,因为它综合分析了不同要素 |
| D.综合的方法,因为它把事物的组成部分分别研究 |
在澳大利亚海滩,人们发现了一种剧毒海蛇。经过研究,专家们确认这种蛇毒的性质属于神经毒,一滴毒液足以将三个人置于死地。但专家们尚未查清该毒液的化学成分,因此无法找到解除这种蛇毒的有效方法。据此完成1—3题。遇到毒蛇,动物只能逃避,而人却可以通过研究确定蛇毒性质,并通过分析蛇毒的化学成分寻求解毒方法。这是因为
|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 B.其他动物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
| C.人具有独特的主观能动性 | 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 |
目前人们还无法找到解除这种蛇毒的有效方法,这说明
| A.人们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
| B.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 |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广 度上总是有限的 |
| D.人们的认识应当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向前推移 |
专家们尚未查清该毒液的化学成分,因此无法找到解除这种蛇毒的有效方
法。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A.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
|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不同阶段 |
| C.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
D.只 要占有大量感 性材料,就能获得理性认识 |
在抗震救灾中锤炼和升华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的发展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时代性和先进性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展现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