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题。

“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
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
C.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
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

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夏至日,当位于北半球的甲、乙两地同时处于正午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5°,乙地太阳高度角为40°。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55.5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1-2题。
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1: 25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C.1:5000000 D.五百五十万分之一

下图 “4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表示乙地的是

如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的等值线图,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读图分析回答29—30题。
若虚线所在区域为陆地,实线所在区域为太平洋,图中为等温线,则

A.时值1月
B.实线表示千岛寒流
C.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D.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若图示为等压线,则

A.B区域位于低压槽线附近 B.A处吹西南风
C.B处为阴雨天气 D.B处风速比A处大

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寒流的是


A B C D

在海陆间大循环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水汽输送 B.大气降水 C.地表、地下径流 D.海洋水的蒸发

下列河流中,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的是
松花江 B.塔里木河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