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共12分)
过有“容”的人生
①对于别人的过失,过错,是选择斤斤计较还是选择大度包容?
②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这种“不如意”除了来自物质、肉体方面外,也包括精神的苦痛。这苦痛产生的根源,究其因,多半是人们缺失了本应该具有的包容的气度。
③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如何和谐相处,是一门交际艺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___人们彼此间不能够包容,___可能使已经存在的隔阂加大,鸿沟加深,更有甚者会使人想方设法、费尽心机地寻找机会报复对方,从而产生于人于己都不利的后果。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包容别人。
④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⑤要敞开胸怀。海洋纳百川,天空容众禽,草原蓄万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私的包容。因为海洋浩瀚,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___,___;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雨果说:“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胸怀。”因此,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待人。
⑥要审视自己。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面对别人的过错,能够严格审视自己,就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这样我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过错,自然也会化解心中的不满、愤懑。
⑦要换位思考。三国时,蜀国主持朝政的蒋琬有容人之量。他与部下杨戏说话,杨戏总是只应不答,有人责其“怠慢”。蒋琬说:“人各有脾气秉性.让他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只好不做声了。”蒋琬如此为他人着想,被人赞为“宰相肚里好撑船”。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那人际关系也就会和谐。
⑧当然,包容别人的过失、过错,并不是纵容别人去犯错,而是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避免因为一意孤行而犯更大的错误。如果放任其自流,一味地迁就,那是无原则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也是非常有害的。
⑨其实,学会包容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虽然包容的根本出发点不是出于自己的私利,但实际上,在别人因为自己的包容而纠正错误并有所进步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
⑩人生容量的大小,往往体现于人的涵养与境界,它决定了人的成败与得失。我们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会包容别人,过有“容”的人生!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第⑦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⑤~⑦段依次从(1)___;(2)___;(3)___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娄师德多次推荐狄仁杰任宰相,但狄仁杰并不知情,常排挤他。对此,娄师德毫不介意。狄仁杰知道实情后感叹:“娄公品行之好我根本看不到边啊!”人们因此更敬重他。娄师德任将相多年,得以善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买馒头
①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②每天下午四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开。
③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烟雾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烟四溢了。
④差不多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包于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就会扯开嗓门说:“各位老乡!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清早,谢谢各位捧场。”
⑤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
⑥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
⑦我曾问过他,生意如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
⑧他说:“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造,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
⑨我只要有空,也会到市场去排队,买个黑麦馒头,细细品尝,感觉到在平淡的生活里也别有滋味。
⑩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来排队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小贩或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级。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确实,六元一个的馒头,足够乞丐饱食一餐了。)
⑪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一种奇异之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诞生、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⑫我们也皆能品尝一个馒头如品尝人生之味,只是或深或浅,有的粗糙,有的细腻。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浑沌。
⑬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烟雾,麦香四溢。
⑭每天看年近七旬的老人开蒸笼时,我就看见了生命的庆喜与热望。
⑮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的好!多么的值得感恩!(选自《林清玄散文作品集,有改动》)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请分点概述。
将下面一段文字插入原文,最恰当的一项是()
但不论如何,生活的本身是值得庆喜的吧!
A.⑩⑪段之间 | B.⑪⑫段之间 | C.⑫⑬段之间 | D.⑬⑭段之间 |
本文语言清新朴实,但不乏生动形象的句子。请赏析第⑬段中的画线句。
根据上文与下面的链接资料,说说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资料链接: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买一<<<<个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选自《求好》,作者林清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 题。
⑴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⑵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⑶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离开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⑷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
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⑸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帷幕的一角而已。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起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3)分
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中“所有这些”包括哪些? (4)分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一句的作用是:(3)分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的特点。(3)分
如果化石上有裂开的缝隙,可以推断那个时期的特点是。(2)分
化石有什么作用?2分
阅读下列寓言,完成小题。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告诉我们要谦虚,不要妄自尊大。解释下列词语。
(1)凡人:(2)庇护:
(3)虚荣:故事中的三问三答的内容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他“笑”的原因是?
写宙斯和赫拉像与赫耳墨斯的价钱用的手法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
故事的结局不屑赫尔墨斯的反应,但读者可以想象他的反应是?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求人借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不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文章的一条清晰的线索是:以为线索。本文描写人物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是:描写。
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3分)
“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深刻教益分别是:
文中三次细写了“我”挨打后的感受,试分析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简析后母的性格特征。
文中后母的教子方法正确吗?为什么(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不少于30字)
现代文阅读。
春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④段写的是“春花图”,而划线的句子却写蜂蝶的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根据上文概括出春花的特点:,,。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写这些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是()
A.草地有人在活动,所以要写。 |
B.说明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心情很愉快 |
C.是间接写草地,突出草的嫩绿可爱。 |
D.写了草,又写人,构成一个画面 |
选文的第③段写的是“春草图”,其中写春草质感的词语是;写春草颜色的词语是,写春草旺盛长势的句子是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句中的“钻”能否改为“长” 或“生”?请说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