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
的是
①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即使你每天只想做好自己的工作,不问世事,金融危机浪潮到来之时,你也无法置身事外。因为
①社会存在是客观的;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③矛盾是普遍存在的;④个人感觉都是不可靠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有人说,中国出手全球金融危机,既是拯救自己,也是帮助他国。若各国央行的联手行动缺少了中国这一环,则中国会失去一个最佳机会,世界也会失去一份重要力量。这说明
①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②要搞好局部,重视发挥部分的作用;③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④事物的关键部分决定其整体的性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忌,属蛇属猪属猴者。”这是成都一家公司招聘广告的条件之一。属蛇属猪属猴者犯了什么大忌呢?公司负责人的解释非常雷人:和他的属相相冲。(据2009年2月22日《成都商报》)。该公司的这一做法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其中一个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闷闷不乐,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另一个则暗自高兴,因为他觉得: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都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前一个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后一个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②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③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④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A.②④ B.②③ C.④ D.①③

阅读漫画“也是乘法定律”,回答
漫画反映的现象,从哲学上看

A.体现了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的阻碍作用
B.重视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
C.违反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
D.侵犯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