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或讲话,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新民主主义论》 ②《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③① | C.②④①③ | D.④②①③ |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 |
B.五个民族自治区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
D.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已经确立 |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 B.土地革命的开展 |
C.抗日战争的胜利 | D.战略反攻的开始 |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
①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②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
③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④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个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