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A.思想观念 | B.政治制度 | C.军事技术 | D.教育制度 |
政治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必须具有的两翼,政治民主化又是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回顾我国一百多年来政治现代化的历程,认识有误的是
A.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进行了政治现代化的初步尝试 |
B.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我国政治民主化做出了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
C.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治民主化有了宪法保障 |
D.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一步发展完善 |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C.红军长征的胜利 |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
下列表述是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基本发展趋势的概括,其中理解不够准确的是
A.从君主体制过渡到共和体制 | B.从专制主义到民主政治 |
C.从农耕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
英、美、法、德(指第二帝国)四国建立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共同点是
A.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 | B.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
C.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行使立法权 | D.实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时,一个小姑娘问他:“总统先生,全美国人民都归你管吗?”克林顿想了一下回答:“不,应该说全美国人民都管着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克林顿是在和小姑娘开玩笑 |
B.小姑娘说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
C.克林顿道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
D.克林顿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