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 A.思想观念 | B.政治制度 | C.军事技术 | D.教育制度 |
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流放,由此我们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是
| A.改革有很大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
| B.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往往没有好场 |
| C.改革应彻底扫除旧势力,以防止其反扑 |
| D.作为改革者,须具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
元朝时,我国台湾称为
| A.流求 | B.夷洲 |
| C.琉球 | D.台湾 |
以下内容与张居正改革有关的是
(1)青苗法
(2)整顿吏治
(3)边防新政
(4)农桑立国
(5)一条鞭法
| A.(1)(2)(3) | B.(3)(4)(5) |
| C.(1)(2)(3)(4)(5) | D.(2)(3)(5) |
促成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
| A.民族融合的趋势 | B.政府与豪强地主争夺农户 |
| C.南北对峙的形势 | 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 |
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统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 B.孟子 | C.商鞅 | D.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