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
材料1:……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2:《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3: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3分)
(2)三则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3)材料1、2和材料3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5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要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这说明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

A.放弃绥靖政策 B.根据英国利益调整外交政策
C.仇视社会主义苏联 D.对德国入侵苏联表示同情

二战开始后,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是在

A.不列颠之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库尔斯克战役

二战全面爆发后,法国在德军进攻下迅速沦亡。其原因包括①法军迷信阵地战,忽视航空兵和装甲兵作用 ②德军突破阿登山区,绕过马其诺防线进行攻击 ③意大利趁火打劫 ④英、法等国总兵力在西线少于德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事实最终证明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西班牙

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
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埃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