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培根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指中国古代的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儒家学说

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属于

A.豪放词 B.婉约词
C.田园词 D.边塞词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信仰的奴役制”是指:

A.“人皆上帝” B.“因行称义”
C.“人皆僧侣” D.“理性至上”

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A.追求自由平等 B.反对禁欲主义
C.追求现世幸福 D.反对等级观念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共同的历史作用有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②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③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