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独立遗传,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F1测交得到的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 B.8和9 | C.8和8 | D.32和81 |
安装于10×目镜中的目镜测微尺,在低倍物镜(10×)视野中的每小格长度为7um。目镜不变,换用某X物镜后,视野中每小格长度为1.75um。如果在10×目镜和10×物镜构成的视野中,一个酵母菌细胞在目镜测微尺的测量下,测得其细胞长度是5格,则X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所测得的酵母菌长度依次是
A.40×;20格 | B.40×;1.25格 | C.25×;15格 | D.5×;25格 |
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 Na+通道的打开。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Na+内流且不需要消耗 ATP |
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 Na十通道大量开放 |
C.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在a处不能释放乙酰胆碱 |
D.若使用该种蝎毒,则能引起b处去极化,形成一个小电位 |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选择和纯化可以获得细胞株 |
B.动物细胞培养基添加胰岛素的目的是调节血糖浓度 |
C.定期更换培养液的原因只是为了给动物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
D.胚胎干细胞培养时,加滋养层是为了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 |
据研究,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
A.青霉素在葡萄球菌内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
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
C.葡萄球菌的定向突变提高了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
D.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
下图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是